MEDIA
廖佳琳時尚制服 馳名國際
2008.06.14

今年馬英九總統520上任時,在高雄漢來飯店國宴時,接待人員穿的制服,簡潔中又帶著設計感,讓不少人眼睛一亮,這是出自一個不是設計科班出身的台灣設計師廖佳琳之手。

18年前,廖佳琳憑著從小就愛流行服裝的熱忱與敏銳眼光,一頭栽進制服設計與製作的領域,一開始只是受朋友之邀,擔任制服業務的工作,半年後因理念不合而離開,沒想到客戶竟然追到家裡,希望她設計、製作化妝品制服。

 

化妝品界超愛她的作品

廖佳琳從此就在化妝品界闖出名號。廖佳琳以女兒的名字「卓蓉」設立了工作室,在民國82年到85年間,當時百貨公司一樓專櫃,就有高達七成都是卓蓉的客戶,包括SK-II、嬌蘭、Sisley、CD、蘭蔻、雅詩蘭黛、Bally、萬寶龍、海洋拉娜、倩碧等。

不過,隨著台股首次登上萬點又崩盤後,加上化妝品市場開放平行輸入,多家化妝品公司為了節省預算,紛紛改穿T恤,廖佳琳開始轉戰到金融界。

2000年是廖佳琳第一次接到花旗銀行與世華銀行的制服訂單,兩家銀行都是以美麗制服著稱的銀行,讓愛漂亮的廖佳琳可以盡情發揮創意。

當年世華銀行的制服,被業界評比為金融業最漂亮的制服;而花旗銀行制服的活潑、獨特、專業的造型,徹底顛覆傳統制服的款式,更引領一波銀行制服的變革。


廖佳琳的創意兼具實用性與時尚,讓花旗銀行行員都很滿意,制服合約一連簽了五年,其中有兩年換給大企業旗下的制服部門,但在合約結束後,花旗銀行又決定再找卓蓉公司。


廖佳琳笑著說:「可能是因為制服同時滿足了企業主與員工的需求。」廖佳琳的設計理念就是要讓制服會說話,傳達出企業服務的專業,讓要求品質的企業很滿意;而愛設計的廖佳琳,做出來的制服總有些許變化,戴上時尚感,讓制服不像制服,讓員工穿得開心。

 

獨特創意員工愛不釋手

從化妝品、飯店產業開始,廖佳琳在許多制服上面都展現創意,加入多變化的穿法、小配飾的畫龍點睛,讓員工在下班後的聚會,只要加點變化,就可以直接穿著制服出席。

例如今年幫花旗銀行設計的夏季制服,再度突破以往,設計類似小禮服的雪紡洋裝,上班時加上一件小外套就是正式的套裝;下班外套一脫,加個領巾與首飾,就可直接赴宴,一點也不失禮。

許多銀行業員工,甚至在離職後,還是穿著廖佳琳製作的制服當成上班套裝。前台北富邦銀行協理陳怡芬今年跳槽到外商集團開拓證券業務,她就愛穿先前在北富銀時、廖佳琳做的套裝,再自己變化上衣搭配,她說:「妳看會像制服嗎?」

廖佳琳指出,設計一套漂亮的制服,比做一般流行服飾還難,因為上百、上千個員工高矮胖瘦各不同,要做一件大小尺寸好看、好穿的制服,挑戰度很高。因此廖佳琳要求每件制服都要量身製作,不能只粗略分出S、M、L,最多再加個XL尺寸,員工怎麼穿、怎麼不合身。

制服是每天穿的衣服,因此既要時尚好看,又不能太過時尚。廖佳琳舉例說,前幾年流行維多利亞風,要想將流行元素設計進制服,就只能取一點精華,不能太過浪漫;而且布料還要耐穿、耐洗、不起皺、不起毛球,一件好的制服,需要由設計、布料都面面俱到。

金融業是台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,廖佳琳認為,兩岸金融市場即將開放。許多銀行希望可以提升企業形象,制服就是銀行給予外界印象的第一門面,特別是服務頂級客戶的理專,更需要匠心獨具的制服設計,建立統一專業的形象。

廖佳琳表示,一套有質感的制服,除了能夠展現企業文化,更能提升員工的自信心及專業形象;有些眼尖的客戶,還會從員工制服的質料及做工的好壞,來判斷這是不是一家賺錢的公司,能否讓客戶信賴。

 

穿出自信心與向心力

廖佳琳覺得,員工穿上有質感的制服,就是在傳達企業主對於員工的重視及關愛,如果企業能讓員工捨不得掉制服,而不是趕忙脫掉制服,無形間就會增加對企業的認同感及向心力。她說:「這才是企業界為員工製作制服的最終目的。」

不過,除了部分龍頭銀行及證券業外,很多金融業為了降低成本,再制服預算上大大砍價,使得制服外包製作的預算直直落。廖佳琳指出,銀行可以花幾千萬元裝潢門面,卻不知員工得體亮眼的制服,更是一個活廣告,可以讓企業、員工及客戶的面子和裡子同時賺到。

廖佳琳常常出國比賽並獲得冠軍,連續兩年參加兩岸知名的制服競賽都拿到第一名;2007年全國西服女裝組的動態創意及靜態設計比賽,廖佳琳還一口氣獲得雙料冠軍。並代表台灣參加第32屆世界洋服聯盟大會女裝組觀摩賽的唯一廠商,參加的國家包括時尚界聞名的義大利、德國、日本等國。由於廖佳琳的作品與眾不同,獲得許多獎賞,也是為台灣爭光的國民外交。


做出漂亮,做出口碑

做生意沒有把利擺在第一位的,可能就只有傻大姐廖佳琳了。廖佳琳很愛漂亮,因此很難忍受自己做出來的制服「不漂亮」。她只要看到美麗的配件,就會不計成本裝飾在制服上,例如高檔的施華洛世奇水晶或多功能布料。


不過,這也曾經讓廖佳琳吃過苦頭,別人一顆釦子成本可能只有2、3元,她為了漂亮而用了二、三十元的釦子。一顆二、三十元看似不多,但一套衣服可能就有用十多顆釦子,成本就比其他人多出百來元。
廖佳琳愛漂亮、不愛算數學,利潤超薄的制服行業,百來元的成本,可能已經吃掉獲利的一半。廖佳琳有幾次接的制服訂單,光是成本就做到差點虧本;但若加上人工、時間與設計費,員工分析,「肯定是賠錢」。


不過,真正用心的人,最後總是可以被發現。廖佳琳去年底與台北富邦銀議價時候,發現前一次其他廠商做的上衣,因為是百分百棉的襯衫料,幾乎每洗一次就要整燙一次,讓行員抱怨不已。廖佳琳要主動要求布商加做防皺處理,每一碼布成本增加30元,但也換來許多員工的讚賞。


對廖佳琳而言,最苦的還不是虧錢,而是明明做出來的制服樣本,是企業員工票選第一名的作品,卻因為企業經辦人或是集團相關企業的人脈關係,硬是把制服訂單給後面名次的制服公司,讓廖佳琳非常懊惱。


出身高雄鄉下的廖佳琳,個性很直,又不太懂交際應酬,但是很貼心,讓員工與師傅群都對公司很有向心力。公司有位聾啞裁縫師就跟廖佳琳十餘年,手工細緻,動作又快。


廖佳琳常常告訴員工:「我們不能比別人好一點而已,我們要比別人好很多,才有勝出的機會。」

 

經濟日報 2008年06月 報導